4.1 一般規定
4.1.1 辦公建筑應根據使用性質、建設規模與標準的不同,合理配置各類用房。辦公建筑由辦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務用房和設備用房等組成。
4.1.2 辦公建筑空間布局應做到功能分區合理、內外交通聯系方便、各種流線組織良好,保證辦公用房、公共用房和服務用房有良好的辦公和活動環境。
4.1.3 辦公建筑應進行節能設計,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和《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有關規定。辦公建筑在方案與初步設計階段應編制綠色設計專篇,施工圖設計文件應注明對綠色建筑相關技術施工與建筑運營管理的技術要求。
4.1.4 辦公建筑應根據使用要求、用地條件、結構選型等情況選擇開間和進深,合理確定建筑平面,提高使用面積系數。
4.1.5 辦公建筑的電梯及電梯廳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四層及四層以上或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高度超過12m的辦公建筑應設電梯。
2. 乘客電梯的數量、額定載重量和額定速度應通過設計和計算確定。
3. 乘客電梯位置應有明確的導向標識,并應能便捷到達。
4. 消防電梯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進行設置,可兼作服務電梯使用。
5. 電梯廳的深度應符合表4.1.5的規定。
表4.1.5 電梯廳的深度要求
注:B為轎廂深度,B'為并列布置的電梯中最大轎廂深度。
6. 3臺及以上的客梯集中布置時,客梯控制系統應具備按程序集中調控和群控的功能。
7. 超高層辦公建筑的乘客電梯應分層分區???。
4.1.6 辦公建筑的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底層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2. 當高層及超高層辦公建筑采用玻璃幕墻時應設置清洗設施,并應設有可開啟窗或通風換氣裝置;
3. 外窗可開啟面積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的有關規定執行;外窗應有良好的氣密性、水密性和保溫隔熱性能,滿足節能要求;
4. 不利朝向的外窗應采取合理的建筑遮陽措施。
4.1.7 辦公建筑的門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辦公用房的門洞口寬度不應小于1.00m,高度不應小于2.10m;
2. 機要辦公室、財務辦公室、重要檔案庫、貴重儀表間和計算機中心的門應采取防盜措施,室內宜設防盜報警裝置。
4.1.8 辦公建筑的門廳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門廳內可附設傳達、收發、會客、服務、問訊、展示等功能房間(場所);根據使用要求也可設商務中心、咖啡廳、警衛室、快遞儲物間等;
2. 樓梯、電梯廳宜與門廳鄰近設置,并應滿足消防疏散的要求:
3. 嚴寒和寒冷地區的門廳應設門斗或其他防寒設施;
4. 夏熱冬寒地區門廳與高大中庭空間相連時宜設門斗。
4.1.9 辦公建筑的走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寬度應滿足防火疏散要求,最小凈寬應符合表4.1.9的規定。
2. 高差不足0.30m時,不應設置臺階,應設坡道,其坡度不應大于1:8。
4.1.10 辦公建筑的樓地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根據辦公室使用要求,開放式辦公室的樓地面宜按家具或設備位置設置弱電和強電插座;
2. 大中型電子信息機房的樓地面宜采用架空防靜電地板。
4.1.11 辦公建筑的凈高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有集中空調設施并有吊頂的單間式和單元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2.50m;
2. 無集中空調設施的單間式和單元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2.70m;
3. 有集中空調設施并有吊頂的開放式和半開放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2.70m;
4. 無集中空調設施的開放式和半開放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2.90m;
5. 走道凈高不應低于2.20m,儲藏間凈高不宜低于2.00m。
4.1.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辦公建筑的使用性質、管理模式、建設規模和標準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形式的辦公建筑層出不窮。以前主要是行政辦公建筑,而現在有商務寫字樓、辦公綜合樓等不同形式的辦公建筑,因此辦公建筑所組成的各類用房也有所不同,一般由辦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務用房和設備用房等組成。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的通知》發改投資[2014]2674號文件(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文件”)中規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包括:基本辦公用房(辦公室用房、公共服務用房、設備用房)和附屬用房”。目前新型的辦公建筑中服務用房增加很多新內容,故本標準將“國家發改委文件”中的公共服務用房分為兩類:公共用房和服務用房。而“國家發改委文件”中附屬用房主要包括食堂、汽車庫等,是指在主體建筑之外的獨立建筑,但目前國內很多寫字樓、辦公樓都將食堂(餐廳)、汽車庫結合到主樓中統一設計,因此本標準將它們歸入服務用房中比較合適。
4.1.2 本條為新增條文,強調了應確保功能分區和交通流線組織的合理性。
4.1.3 本條為新增條文,強調了節能設計和綠色設計的重要性。
4.1.4 辦公建筑(尤其是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標準層建筑平面的確定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還要有很好的經濟性。因此,除選擇好開間和進深外,還應提高平面的使用面積系數(K值)?!皣矣嬑募敝幸幎ǎ骸稗k公用房建筑總使用面積系數,多層建筑不應低于65%,高層建筑不應低于60%”。
4.1.5 第1款: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老齡化的加劇,以及無障礙設施發展的需要,社會上要求辦公建筑四層及四層以上設置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加之現代社會更加追求工作效率,從節約時間的角度看,四層起設置電梯也是很有必要的。按每層樓層高4m計算,至第四層建筑高度為12m,步行一般需要70s左右,而電梯按1.6m/s計算,只需要10s左右。
第2款:調查中,發現各地很多辦公建筑的電梯數量嚴重不足,造成上、下班時間擁擠不堪,并影響辦公工作效率。根據2009年版《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中對電梯數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文,見表1。
表1電梯數量、主要技術參數表
注:本表的電梯臺數不包括消防和服務電梯。
4.1.7 第2款:增加計算機中心機房門的防盜要求。因為計算機中心機房是整個辦公建筑的核心部分,尤其是銀行、證券公司、稅務、海關等的計算機房更是要害部門。同時計算機中心機房的門還應考慮防火要求。
第4款:為新增內容,提出了不利朝向(如東西朝向)的遮陽要求,以提高辦公環境的舒適度。
4.1.8 第1款:從目前和未來發展來看,大型寫字樓、商務辦公樓和酒店式辦公樓對門廳要求更高,在空間上有的設置了中庭,并增加了很多商務活動功能,如商業洽談、電話、傳真、郵政、銀行、預訂機票等,因此在本條中增加“商務中心、咖啡廳”等相關內容。
第4款:增加門廳的中庭空間設計的基本要求。
4.1.10 當前辦公建筑中大量出現“開放式辦公室”和“低隔斷寫字間”,各種弱電和強電插座往往結合辦公桌位置進行設置,為方便格局變動,通常采用網絡地板綜合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