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裝修設計中,人體工程學的含義為:以人為主體,運用人體計測、生理計測、心理計測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體結構、功能、心理、力學等方面與室內環境之間的合理協調關系,以適合人的身心活動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標應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適。
人體基礎數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有關人體構造、人體尺度以及人體動作域方面的有關數據。
(1)人體構造
人體活動,是運動系統中的骨骼、關節和肌肉三個部分在神經系統支配下完成的一系列運動。骨骼由顱骨、軀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組成,軀干骨又稱脊柱,脊柱可完成多種運動,是人體的支柱;關節起骨間連接作用且能活動;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經系統指揮,可以收縮或舒張,使人體各部分協調動作。
(2)人體尺度
人體尺度,是人體工程學研究的最基本的數據之一由于人所生活的環境、所屬的國家和地域以及民族有所不同人體尺度的具體數據也不相同,研究問題時所采用的一般是指某個區域所生活的人的平均數據。
(3)人體動作域
辦公室裝修中人們在室內工作和生活,其活動范圍的大小即動作域,它是確定室內空間尺度的重要依據之一。相對固定的人體尺度數據,人體動作域的尺度是動態的,與活動情景及狀態有關。進行室內設計時對人體尺度等數據、尺寸的選用,應考慮到不同空間與圍護的狀態下人們動作和活動的安全以及對大多數人適宜的尺,并強調以安全為前提。例如,門洞高度、樓梯通行凈高、欄桿扶手高度等,應取男性人體高度的上限,并適當加上人體動態時的余量進行設計;而踏步高度、上擱板高度或掛構高度等,則應按女性人體的平均高度進行設計。確定人在室內活動所需空間的主要依據是人體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
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為主要依據;同時,為了使用這些家具具和設施,必須在其周圍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些都需要人體工程學予以解決。
人體工程學可以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室內物理環境主要是指室內熱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重力環境、輻射環境等,遵照了上述科學參數后,在設計時才能有正確的決策。人眼的視力、視野、光覺、色覺是視覺的要素,通過人體工程學計測后得到的數據,對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裝修設計中,非常重視生活于人工環境中的人的心理傾向問題,例如:
1)環境和行為的關系。
2)怎樣進行環境的認知。
3)環境和空間的利用。
4)怎樣感知和評價環境。
5)在已有環境中人的行為和感覺。
上述問題的基本點在辦公室裝修中,是組織空間、設計界面、色彩和光照、處理室內環境的依據。
在辦公室裝修設計中,人的心理傾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領域性與人際距離。在室內環境中,個人空間常常需要與人際交流、接觸時所需的距離等進行統盤考慮。人際接觸根據接觸對象和場合的不同,在距離上各有差異。可以根據人際關系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征等來確定人際距離,即分為密切距離、體距離、社會距離和公眾距離。在每類距離中,可根據不同的行為性質再分為接近相與遠方相。
2)私密性與盡端趨向。私密性涉及到在相應空間范圍內包括視線、聲音等方面的隔絕要求,這在居住類室內空間中更為突出。相對地,人們最不愿意選擇靠近門及人流頻繁通過處的座位,所以辦公室裝修中靠墻卡座的設置在室內空間中形成了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顧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在辦公室裝修室內空間中活動,從心理感受來說并不是越開闊、越寬廣就越好,通常在大型室內空間中,人們更愿意有所依托。
4)從眾與趨光心理。公共場所發生緊急情況時,人們總是奔向多數人流動的方向,盡管那里并不一定是安全出口。另外,人們總是有從黑暗處走向光明處的心理趨向,這就是從眾與趨光心理。所以從緊急情況時人的心理與行為來看,在裝修設計時對空間、照明、音響等需給予高度重視。